微风轻拂一树绿 美丽画卷入帘来

——太湖源镇村落景区创建实录

    说起指南村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她的“美”,而“红叶指南”更像是一个“印记”,深深烙印在那些目睹过她的美的每个人心间。曾有人用 “美” 到极致来形容指南,这是一种极高的褒奖。但是,她的美,无论用照片或是言语来表述,都还是不够的,因为她的美,需要你用眼去发现,去慢慢品味。

    和“红叶指南”相比,白沙村的美又是另外一种风味。她的美丽,在于她的山,她的水,她的生态,她的文化……一直以来,由于和“养生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因此,“养生白沙”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白沙村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今年,白沙村有了新的变化,三生共赢展览馆、游步道、白沙十二坊……11个项目的改造提升,为“印象白沙”注入了新的内涵。

    “红叶指南”——一场人与红叶的邂逅

    创建主题:红叶指南村落景区(4A)

    形象口号:“上山,下田,逛古村”

    创建项目:

    指南“七古”保护、庭院美化及建筑立面改造、游步道建设、游客服务中心建设、公厕改造及新建、生态停车场建设、标识标牌提升建设、安置区三通一平建设、节庆活动组织建设等13个项目。

    

春季赏油菜

夏季赏荷花

秋季赏红叶

冬季赏雪花

    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,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,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,荷把锄头在肩上,牧童的歌声在荡漾……一首《乡间小路》带我们回归纯朴天真,也唱出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鲜活。正如太湖源镇指南村一般,只需一首歌,就能联想到她的清新空气和优美环境,深呼吸,就能感受到那来自大自然的气息。

    停车不再是难题

    因为“红叶指南”早已声名远扬,故而专门来临,目睹其芳容的游客很多。尤其是旅游旺季,人流量大,停车难成为一个难题。为此,在本次村落景区创建过程中,生态停车场成为一个创建项目。

    记者从太湖源镇了解到,在本次创建过程中,指南村在原有建设项目的基础上,新增了4个生态停车场,分别位于入口处、中转处、前山和塘顶,能有效缓解旅游旺季停车难的问题。太湖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建的中转停车场占地2140平方米,设置机动车车位43个,大巴车车位3个,管理用房一处;村委前山停车场1470平米,拥有车位40个,塘顶停车1570平米,机动车位8个。

    “之所以说是生态停车场,这里面是花了很多心思的。就拿中转处的停车场来说,我们把它设置成品木质管理用房,和‘生态’二字是紧密贴合的。另外,指南村候车中转空间设计是,沿路边观光车下客处设置,根据景点人流量分为大、小两种不同候车空间,并结合休息坐凳,在满足候车、休憩的同时,也能驻足观景。”该负责人介绍说。

    美景可一览无余

    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要说指南的美,每个角度都是不一样的。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清她的面貌,欣赏到她的美,观景平台应运而生。据了解,观景平台位于指南村村委边上的前山,平台总面积354.5平方米,其中架空栈道208.8平方米,架空平台145.7平方米,架空部分配套管理用房及公厕总面积61.05平方米。站在观景平台,不仅可以把“红叶指南”的全貌尽收眼底,就连东天目山的景色,也可“收入囊中”。

    据悉,前山观景平台是以“指南云海”景观为构思展开设计的,在前山制高点的主峰处以“祥云绕山”为设计元素,设计架空观景平台,并利用平台下空间设计配套管理用房和公共厕所,巧妙地将好看和实用结合在一起。

    前不久,家住昌化的小张一家,自驾到了指南村。从山脚开始,小张就不停感叹指南村的美景。“虽然山路十八弯,绕得我头晕,但道路两旁皆风景,真的很美。”小张说,抵达山顶,她就开始拿手机拍个不停,半天时间,照片加小视频,她发了四次朋友圈,其中有两组照片是在观景平台拍的。“遇见指南,遇见美。真的,站在观景平台看下去,超级美。”

    百年古树“诉”情怀

    古树,是指南村最有特色的美景之一。故而保护古树,亦成为村落景区创建内容之一。据介绍,因为指南村有很多百年,甚至千年古树,经过长久岁月的洗涤,如今的古树出现了根部硬化的情况。其中,有些古树根部硬化面积较大,这不利于古树的正常生长。为防止人为破坏和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,在项目创建过程中,古树名木周围设立了棚栏隔离游人,避免践踏。另外,由于树木周围的一定范围内不得铺装水泥路面,因此路面的台阶是由木头建成的。

    指南村的古树保护,是和千年古村文化、红叶特色景观、原乡高山梯田等指南特色资源融为一体的。在创建过程中,指南村充分发挥村庄山、水、田、园、林、居的组合,与乡村慢生活、闲生活与享乐生活形成的天然吸引力,通过拓展时空、强化体验、完善配套和乡村多元化休闲业态的导入,将指南村打造成为“上山、下田、逛古村”等功能于一体的4A级村落景区和乡村慢生活深度体验基地。

    百年古树,诉说世纪情怀。指南村的每一棵古树,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。它的成长经历,村庄的发展历程,村民生活的富足的见证……如你愿意倾听,不妨放慢脚步,且听风吟。

    “印象白沙”——生态养生好去处

    创建主题:太湖源头村落景区(3A)

    形象口号:“养生白沙”

    创建项目:

    游客接待中心、溪畔休憩、“三生共赢”展览馆、古道寻踪、农特优产品体验馆(山货市场)、白沙游步道、美丽庭院、白沙十二坊等11个项目。其中,白沙十二坊是太湖源头村落景区的核心,包括茶叶坊、榨油坊、山珍坊、蔬菜坊、知味坊、豆腐坊、药草坊、竹笋坊、蜂蜜坊、酿酒坊、民俗坊。    


溪畔休憩

白沙十二坊入口文化景墙

三生共赢展览馆

白沙风貌

    “三生”共赢践行“两山论”

    白沙村的“三生共赢”展览馆,即村文化礼堂。生活、生产与生态共赢,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科学论断的践行。“三生共赢”展览馆的建设增强了人们“三生共赢”的理念,也时刻提醒着大家坚定不移走生态经济双赢之路。

    记者看到,“三生共赢”展览馆紧邻白沙村村委,是一栋两层结构的建筑,黑瓦白墙,彰显出古朴的韵味。太湖源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三生共赢”展览馆占地面积305.80平方米,建筑面积611.60平方米。它的意义在于凸显白沙村的生态文化,宣传白沙村的生态、养生文化发展史,进而打造白沙生态养生主题文化非遗馆。

    “白沙村的文化需要展示,需要平台,‘三生共赢’展览馆就是一个文化平台。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进一步加强宣传、进一步完善细节等措施,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展示、文化交流和文化体验的平台。只有将这一平台打造完美,才能扩大白沙村文化的影响力,促进白沙历史文化的传承,唱响村庄文化之美,打造文化白沙。”在该负责人看来,“三生共赢”展览馆不单单是一个展馆,更是一种文化内涵,一种传承和弘扬白沙村文化的方式。把这一平台做好,就是对文化最好的传承。

    古道寻踪探沿途美景

    古道隐于山,游客觅旧踪。说道古道,很多人会想到徽杭古道,游客也好,驴友也罢,吸引了众多人前往。另一边,与其遥相望白沙村,村落景区创建项目之一——古道寻踪,也具别样美。

    白沙村的古道寻踪,是指丁家坞至市岭古道,全长2公里左右。为了让游客既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景,又能有地方休息,项目在创建过程中,在古道沿线进行了景观节点设计,还设置了休憩节点,例如亭廊休憩点等。据了解,古道的打造不仅增加了市岭养生度假区块的可进入性,同时也连接了安吉天荒坪景区,将太湖源头村落景区置身于大的旅游格局中,带动了太湖源头村落景区的旅游发展。

    如今,踏上古道,你可以闲庭信步,亦可以快马加鞭。贯穿于整条古道之间的,是美景,是旧踪,更是生命里美好的记忆。

    “十二坊”体验养生文化

    如果说,白沙村以养生闻名,那么白沙十二坊便把“养生”演绎得淋漓尽致。白沙十二坊(又称白沙生态养生文化体验长廊),是指太湖源景区第一停车场至丁家坞这一滨河步道。步道总长3公里,结合白沙冬至粿、打年糕、磨豆腐、包粽子、手编草鞋、竹编农具等十二种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,一条集生态养生文化体验的长廊映入眼帘。

    白沙十二坊囊括了茶叶坊、榨油坊、山珍坊、蔬菜坊、知味坊、豆腐坊、手工坊、药草坊、竹笋坊、蜂蜜坊、酿酒坊、民俗坊,养生内容丰富,又极具当地特色。据了解,第一期包括蔬菜坊、榨油坊、茶叶坊和知味坊,目前四坊已完成建设,入口处的文化景墙,以及接待中心也都建设完成。

    记者了解到,茶叶坊位于太湖源景区入口处,因此也被成为白沙第一坊。作为第一期建设项目,茶叶坊已完工。太湖源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茶叶坊是由景区入口处的茶室改造而成,建筑外立面改造,加上景观节点设计,极大提高了白沙第一坊的颜值。在茶叶坊,游客可以参观茶基地,观看茶叶制作全过程,包括采摘、晒青、静置、摇青、杀青、整形包揉、揉捻等程序。当然,也可以去周边农家乐的茶园观光茶基地,在欣赏茶叶制作过程中品尝趣谈,了解茶文化历史。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潘鑫卉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18-05-23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